對於別人家的教育制度、教育現況,我都非常好奇。再說一次,非-常-好-奇。
到處問當地的小朋友就學狀況,去 Quebrada Ancha #2 也問,去Embera 原住民示範區也問,去San Blas 也問;在台灣,仍是到處問,問到小學生覺得怪怪的,驚動了偏遠國小的行政人員--他們以為督學不速而來。嚇黍人了。
在Casco Anitguo 靠海的角落,一座不起眼的雕像 |
巴拿馬的義務教育,和台灣一樣是九年制,等九年級畢業之後,會拿到一張「基礎教育證書」(Certificado Educación Básico General),也就算完成了義務教育了。理論上啦。
中巴文化中心學生必拿的兩張證書: 左:九年級「基礎教育證書」(Certificado Educación Básico General) 右:十年級「商業教育證書」(Certificado de Terminación de Estudios de Educación Comercial) |
十年級的Fedra 跟我說,就讀公立學校的話,只要念滿三年,之後一直到九年級的學費什麼的,都會由政府幫學生出。她實在很不能理解,為什麼連三年的書都沒辦法繼續念,稍微撐一下就可以涼快付六年,何樂而不為?
週一朝會的中學部學生們 巴拿馬擁有空調體育館的中小學屈指可數,中巴文化中心是其中之一 |
講這個話,根本是晉惠帝「何不食肉糜?」
標準游泳池、空調體育館、足球隊、今年奧林匹亞奪牌數是巴拿馬第一、龍舟賽(我們董事長今年去搞了幾艘龍舟來)、名目繁多的各種活動,在各個領域也排得上名次,甚至還有一片占地不小的公園(附小橋流水水池一座),中巴文化中心學生擁有的資源,優勢到超乎自己想像。中巴文化中心在巴拿馬幾百間中小學裡,怎麼說,這間學校也是巴拿馬華人心目中的前五大名校之一了。
作為私立名校,反映在學費上自然不算便宜,含教科書一年大約一兩千元美金左右,還不包含各式各樣活動費(尤其活動又特別多)、服裝、耗材。這樣的價格,尤其是一家二三四五個小孩都念中巴的時候,不是巴拿馬任何人都負擔得起的;十年級的Clarisse 聽到我和Fedra 在討論義務教育,一邊算他家三兄妹在中巴的學費,一邊訕訕地笑了起來。
這還不是全巴拿馬最貴的學校,比中巴文化中心更貴的學校比比皆是,例如在舊美軍運河管理區Ciudad del Saber 的Panamá Pacifico Academy ,據說是全中南美洲最貴的小學,入學報名費是每位學生一萬美金,其他另計。
Quebrada Ancha #1~4 四個村落共用的小學,簡陋的球門和凹凸不平的球場 沒看到球門嗎?就是畫面左邊那個像曬衣架的東西,還附球門網喔 |
之前拜訪Quebrada Ancha #2 村,附近四個聚落共用一間小學校舍。六個年級只有十八個學生、兩間教室,而且只有兩名教師,分別兼任1~2、3~6年級的課程,這樣子的村落什麼都缺,沒有自來水管線,沒有電力牽線,當然也沒有空調。Quebrada Ancha 村子裡的小孩,在假日還必須配合村落的觀光客行程,穿pollera 跳tipico ,
至於中學,最少要搭一小時的獨木舟跨過Lago Alajuela (旱季另加走山路三十分鐘),到更遠的地方才有--當然,得有錢才有機會往上念。
國旗日遊行一結束,馬上幫著家裡叫賣冷飲點心的其他學校的學生 2015.11.04 @Cinta Costera |
當然,也有「非不能,是不為也」的情況,而鄉下,遠遠比都市來得嚴重。說到底,還是為了錢。沒有錢念書,或是為了賺錢放棄學業,抑或是覺得讀書也賺不了錢。
對於鄉下地方的家長來說,超過十二歲的「勞動力」,把時間「浪費」在「不知道以後可以做什麼」的學校裡(還要付錢),是很沒效率的事。有些家長傾向於把學生留在家裡、留在田裡、留在牧場裡工作賺錢,他們認為那樣比念書實在的多。
在一部分人的人生規劃裡,是相當簡單的,縱使人的想像力沒有極限,對於未來的想像卻沒有太多的選擇。這樣的景況,不只是巴拿馬中下階層,台灣的偏鄉也有相似的問題--沒有足夠的資本讓小孩受到比較良好的教育,沒有足夠的教育資本使致多半無法獲得良好的工作報酬,沒有良好的報酬也就無法讓下一代接受較好的教育環境,一而再,再而三,P. Bourdieu 所稱「文化複製」(Cultural reproduction)的負面效果,就會一代一代逐漸被放大。
可惜很多人不曉得,或是不重視,或是不願意面對。
很多人覺得這樣很正常(連台灣也是),還鼓吹「教育無用論」--不知為何讀書而讀的書,的確效用不大,但不升學、不受教育,機會與競爭力便少了他人許多許多。尤其在巴拿馬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學校教育」還是階級翻身流動的最好機會(台灣的階級流動在十多年前已經趨緩,學校教育不再是翻身的最佳憑藉了
巴拿馬大學的校門(其實滿低調的,側門更不起眼) |
那麼高等教育呢?巴拿馬是有高等教育的,有自己的醫學系、法律系,建置還算完全。但我許多表現優異的學生,打算畢業後去美國、去歐洲念大學,或是去中國、台灣念一年的語言學校再做打算,表現沒有那麼頂尖的,就是留在巴拿馬念個大學,他們通常的目標是公立的Universidad de Panamá 或是私立的Universidad Santa María La Antigua (USMA),然後就業。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中學生的想像力大約也僅止於大學畢業,剩下的都是少女心滿載、光輝璀璨的未來。
全中南美洲最貴的小學Panamá Pacifico Academy 附近 |
要進大學並不困難,有錢就可以了;巴拿馬的大學教育多是自費,或是靠獎學金,也就是說,不是人人念得起的。畢業門檻也不低,要取得畢業證書不算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有些人進得去、出不來)(附帶一提,這裡的律師資格只要修完學分就可以獲得,不需要考高考)
在這裡能唸完大學,敘薪就已經高於平常人許多(畢竟能供給小孩唸完著名大學的家庭相對少數,就業市場又是需求遠大於供給),這裡的就業市場奉行的是美國文化,只要有能力,公司給薪水都相當大方--能唸完碩士,多少都能引來敬佩的目光,在相當重視學歷的巴拿馬,名門大學的畢業證書,幾乎就是敘薪的同義詞。
在這裡觀察日久,巴拿馬的市場處於一種枯而窘的詭譎狀態:
- 高階工作找不到人。有足夠能力的人都往國外跑了,這些人又多是留美、留歐,受過高等教育、具備兩三種語言能力、擁有專業技術,很多都離開巴拿馬接受更高的敘薪、更好的生活環境。(跟台灣沒什麼兩樣嘛)
- 低階工作人滿為患。巴拿馬的教育普及度與深入程度,相當薄弱;而本國缺乏製造業的緣故,以金融與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社會,勞工雇用率不高,使得區區三百萬人口仍然有很多人沒有工作,便在塞車的路上表演雜耍,或賣報紙、食品或小玩意兒;另一方面,中南美洲與中國,許多人偷渡來這個中美洲最先進的國家,使得低技術面的就業市場的求職更加困難。
- 註:台灣更加令人困惑的是,還是有些高階人才願意留在島上打拚,但是我們教育程度偏高,有些辛苦的工作就不願做,變成受良好教育卻(被迫)領低薪的原因之一。
一位在巴拿馬的台商徐君,這麼分析巴拿馬的就業市場與教育:
在巴拿馬的就業市場裡你會發現--需求遠大於供給,不論是本土或跨國公司對學有專精又有經驗的人才端出在台灣年輕人遠遠想不到的薪水。為什麼?以需求面來說:
- 巴拿馬在地理上盤據了兩大洋的咽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到此定居,讓在這個比台灣大一倍的地峽中擠了多種民族並且生活融洽,沒有種族歧視、治安相對穩定,發展出很多次文化圈。有阿拉伯裔、猶太人、華人、歐洲人後裔、非洲移民後裔、美國人(Gringo)、其他拉丁美洲人,所以在巴國這裏西班牙文講不好、有奇怪口音的人不奇怪。
- 承上,故有很多跨國企業來巴拿馬設置區域營運中心,華為、三星、LG、3M、Dell,(但在貿協整理的110家名單中卻只有長榮集團上榜),所以對當地的就業市場釋出很多需求,除了專業技能外,具備西英語流利的中階主管供不應求,遑論有第二外國語能力了。
- 雖然巴拿馬政府貪污,國家幾個大企業都掌握在幾個獨立建國功臣的家族手上,但有一個優點就是政策方針穩定:保持著開放的態度,因為運河之便設立自由貿易港區、發展金融中心(91家銀行)、租稅優惠,吸引了外資帶動了這個就業市場。此外,拉丁美洲的快速發展,高國家風險也相對提供了風險溢水,讓外資企業有能力負擔這樣的薪資成本。
- 巴拿馬的基礎教育低落,無法就地提供產業需要的人力。因此,這裏的菁英份子都會把小孩送到國外去唸書,尤其是在美國南方,邁阿密距離巴拿馬首都也只要短短的三小時飛機航程。故另一方面來說,教育的不普及會造成貧富的差距大。
- 巴拿馬的經濟快速發展、物價上揚,人們不斷地提升預期薪資水準以應付通貨膨漲和各式各樣的生活娛樂支出。尤其巴拿馬人的薪水是隔週領,可見儲蓄率之低。
- 巴拿馬人普遍對生活現狀的滿意、自我感覺良好,對外國人眼中不便之處容忍度很高。
PTT 上有人論高等教育,他這麼說:
人類文明發展到這個階段,幾乎可以說高教和研發就是一個國家的根,根穩了,養分足了,樹自然就長成了。而其中最重要的,基本上就兩個要素:人和錢。
經濟的發展性起不來,國家的教育、軍備、社會福利便無法富足;人民的文化素質、普遍智能、平均教育程度起不來,國家無法強大,互相影響。中國正學習美國的路子:用錢搶人,用人開技術,用技術印鈔票,再用錢搶人……(無限循環)。比《文明帝國》還可怕的國家經營遊戲。那麼,這時候巴拿馬在做什麼?臺灣在做什麼?
一個國家的根基,若是只靠一些物產、地利,沒有恆常穩定的經營,終究會有沒落的一天--漢代絲路必經之路的龜茲,如今安在哉?中國要在中南半島開克拉地峽運河,新加坡轉口貿易的未來在哪裡?
至於巴拿馬呢?至於這個中南美洲最進步、經濟潛力最高的國家呢?中資港商打算要在尼加拉瓜開運河,這個每年賺進十幾億美元、佔國家歲入約10% 的運河過路費,可能會被瓜分掉,優勢不再了。
而在這裡待了快一年,感受到這裡的人民們為了自己的國家而自豪,但是卻感受不到,政府機器對於教育的努力,或許他們仍然覺得,這個全美洲最大的洗錢中心,光靠金融業買空賣空還是可以吃飽穿暖的;只是殷鑑不遠,香港,就曾經走過類似的路子。教育和經濟是一個國家的本,本固了,領土、人民、政府、主權的四要素,才有發展的穩定未來。
Ps.
行文至此,嘟嘟噥噥,每次都是看看巴拿馬、想想台灣。想著想著,多半是憂喜參半,台灣有些好的地方,也有些不如人的地方;想著想著,不免有些灰暗,畢竟想的都是國族之事。
而我們在這時節,處於一種意識形態、國格定位、文化再確認、共識凝聚的轉型期;大國有大國的辦法,小國有小國的玩法,弄得好,就是還可以在光輝個一陣子,弄得不好,就是「昨日菲律賓,今日香港,明日臺灣」了。
戒之,慎之。
【機智問答】(答對也沒獎品就是了)
-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校歌,其中有一句「培新苗吐綠芽,春風吹放自由花」。請問實際演唱的時候,「春風吹放自由花」的下一句是什麼?
延伸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