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5日

淺述緣起與性空

「緣起性空」是佛家哲學的前提,也是大乘、小乘佛教基礎概念的通則,由於「緣起性空」是佛家的核心觀念,所以若違反「緣起性空」之法理,就不能稱得上是佛家之說。「緣起」之「緣」是泛指條件與原因之意;「起」是生起,使之存在之義,但這「生起」不是創造論的生起(創生義),「緣起」之「起」是描述在橫列之經驗系列之中,前後兩種事物的因果關係;而創造論的創生則是一上一下的從屬性質的因果關係,被創生的事物最終根源乃是由本體所生起、所保住的。


將「緣」及「起」合起來的意思是指事物由各條件與原因結合而得以產生其存在,換言之,事物的存在不是「自生」的:不是自己生起自己,不是自己使自己存在的。《雜阿含經》中清楚言明「此有故彼有」 ,如此類推,也可以說是「此生故彼生」,「有」是有其出現之意,「生」是生起、產生之義,二者同是用來顯示「存在」;反過來說,可以說成「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此中之「彼」與「此」代表兩種事物之關係,前者為後者之因,後者為前者之果。通過「彼」與「此」來顯示一個因果關係的法理,他的格式是以「此」為緣,故此而有「彼」。一言以敝之,依「緣起」之觀念來說,事物之存在都是因為緣而有其存在,故不是自有獨立或是不變的性質而存在的,也就是說,沒有「自性」。

由「緣起」一義確立後,可以推論、分析出「性空」的觀念。「性空」之「性」是指本質或本性而言,「空」是指本無本體,「性空」即是空無本體,非有自性,沒有獨立之實體的意思 。「性空」同樣是用來描述事務的存在狀況,顯示諸法(各事物)的存在並非獨立,也非因獨立而保住其存在的。而所謂一切法(各種事物)都是從「無往本」而得以建立的,一切事物皆是無往之本而得以生起其存在 。簡而言之,事物的產生而有其存在,全都是沒有本體的,這就是所謂的「性空」。

「緣起性空」是佛家的理法,是個普遍法則,在原始佛教《雜阿含經》名之為「因緣法」。「緣起」本即「緣生」,所以「緣起法」又可稱之為「緣生法」 。而將「緣起性空」或「因緣法」的法則簡化,就是「空」,其思想主要就在於顯明《中論》所謂的「眾因緣生髮,我說即是空」 :由各種條件及原因合成而產生的事物就是空。「空」的內容就是「緣起」,「緣起」就是「空」。

由「緣起性空」之法則轉化為一個獨特的概念「空」,其概念是顯明事物的存在狀態是不能自主的,需要其他條件與原因結合,才能產生其存在;因為事物都是處在時間的流變之中,在某個空間點上,與其它存在是霧發生關連而產生其存在。佛家之「空」義,即是依因待緣,指名萬法沒有獨立自存不變之自性,萬事萬物是「有」:有其存在、有其現象、有其形相,故此並非「無」;只不過萬法之有並非沒有本體、非有自性、非有獨立自存不變的組合,故此亦「非有」。「空」是個「非有非無」的雙遣概念 ,以證明萬法無體有相:沒有本體,沒有形相。所以佛家之謂「空」,並不是常識中的「空集合」的概念。

從存有論方面來看,「空」是用來消解存有之體,以顯明萬法沒有本體。從後設觀點來看,將本體排遣之後,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要說明諸法(各事物)的存在性格、存在狀態,所以,在說明存在的意義上,「空」仍是存有論的概念,目的是交代各事物的存在方式,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要展示其最高的存在──只不過這個最高的存在並非語言文字的對象,因為佛家視存在之實相是如其所如,只有一絕對相 ,而這絕對相是一個寂滅相,也就是無相的境界。

「緣起性空」是個理法,顯明一切法無自性,由因緣和合而成,由「緣起性空」之法則經練成「空」的概念:此「空」既具備存有論的用法,以顯諸法之存在性格皆無本體;也具備方法論之用法,以用來對諸執進行掃蕩。將「空」義之存有論與方法論上的用法展開到極致,便能推論出十八空 ,從實層開始,進至實相層與虛層,最終到達消化層,以「空空」成就「諸法畢竟空」,使一切執著全部空掉,連執空也可能空掉 。「緣起性空」的理法可以簡化出一個獨特的「空」;若將「緣起性空」的法則運用於分析眾生的存在狀態,此即便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並非戲論,由人生論開端,中間經歷知識論之後,最終重歸人生論,顯明眾生輪迴流轉與環滅解脫的因果關係與生命方向。


參考資料:
陳沛然《佛家哲理通析》,台北市:東大,1999。
陳沛然《竺道生‧緣起性空》,台北市:東大,1997。

2 則留言:

JinR 提到...

這篇還挺透澈的...

提到...

Re: 津君
說實在的,教了報告後兩年的現在,自己已經有點看不懂了=..="